膜結構縱橫談——訪中國鋼結構協會空間結構分會理事長藍天教授
藍天:1927年5月生,1948年上海圣約翰大學工學院土木工程學士,1950年美國明尼蘇達大學研究院碩士,現任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建筑結構研究所研究員。長期以來從事于大跨度空間結構的研究與工程實踐,致力于網架、懸索與
提起膜結構,人們往往把它跟作為臨時性建筑的帳篷的聯系起來,但自從70年代以來,膜結構在世界范圍內得到了迅猛發(fā)展,已經被廣泛應用于不同領域各種形式的建筑中,膜結構這種古老的結構形式,隨著現代建筑科技的發(fā)展,猶如浴火重生的鳳凰,再度煥發(fā)青春活力,成為一種能夠代表當今建筑技術和材料科學發(fā)展水平的新型結構體系,并以強大的生命力展現了美好的發(fā)展前景。
為了讓建筑界乃至社會了解膜結構,本刊特別推出膜結構專題(見上期,本文因故未及刊登),并專門采訪了多年來在膜結構領域辛勤耕耘的專家藍天教授。藍教授長期以來從事大跨度空間結構的研究與工程實踐,致力于網架、懸索與膜結構的歷史、材料、發(fā)展成就、存在問題、發(fā)展前景以及在中國的發(fā)展做了詳細的介紹,令記者大開眼界,受益匪淺。